化妝工具日新月異,單單只是傳統的濕用的化妝海綿粉撲,形狀已經由圓形方形,進化成蛋形、五角形、葫蘆燈泡形等,材質更由乳膠,演變成近期的透明果凍矽膠和人見人愛的美妝蛋,但愈多新款粉撲產品推出,用法往往愈令一眾消費者摸不清,到底如何可以好好運用各大品牌的化妝海綿?新手入門使用方法及步驟又是什么?以下將會一一拆解。
Silicone Makeup Sponge
矽膠果凍粉撲 Silicone Makeup Sponge/ Silisponge
矽膠果凍粉撲 Silicone Makeup Sponge/ Silisponge
利用矽膠粉撲上膏狀或粉狀的產品,會使妝容更均勻及有光澤感,另外不會有殘余物留在粉撲表面,減低了細菌滋生的機會,用盡每一滴產品。標示 1 的位置可用作細小范圍涂抺之用,而粉撲中央的位置則用作臉頰、額頭等較大范圍。
化妝美妝蛋
美妝蛋近年風靡化妝界,不少人對其趨之若鶩。但很多人會忽略了在使用美妝蛋前,要先泡水令內部海綿漲大的動作,由于干蛋的內部結構很紮實,若吸收了水基底的粉底液,蛋會完全吸收粉底液,而消耗得很快及浪費。浸水后用力捏一下,把蛋中的水擠干,或可用廚房紙巾吸干水分,再沾取化妝品涂抺,相比直接使用美妝蛋更透薄自然、不厚粉。
標示 1:美妝蛋頂端的尖角可用作涂抺細小如眼角、鼻翼、嘴角、修飾眉毛的部位。
標示 2:側腹的位置可在完妝后滾一滾雙頰和額頭,幫助定妝。
標示 3:美妝蛋的底部可用作涂抺大范圍的位置,以點壓的方式上妝,能提升遮瑕度。
水滴型化妝海綿
與立體的粉撲相比,扁身的化妝海綿與臉部的接觸面較多,雖然可以更快速涂抹完妝,但令人造成浪費產品的錯覺,原因是粉撲中央大范圍位置,會因為暈開的過程吸收過多了的產品,而只要在粉撲較前的部份(圖靠右方向)沾上粉底液,就能減少以上的情況。
標示 1:適用于大范圍的上妝,但想更節省化妝品,就可于圖片化妝海綿靠右方向前端的位置沾上產品。
標示 2:側面較窄的一面亦可用作細小部位上妝之用。
斜型化妝粉撲
由于粉撲是斜型的關系,只要在圓形平面較薄位置的一邊上細節位,就能順利均勻涂抹,而對于不會每日洗粉撲的人來說,斜型化妝海綿兩面的設計讓你可以有明天才洗的借口。
標示 1:由臉部中央向外涂抹,適合大范圍使用。
標示 2:斜型粉撲平面的位置可用按壓及旋轉的動作上妝。
燈泡/葫蘆形化妝海綿
燈泡/葫蘆形粉撲的功能與美妝蛋類近,可分別涂抹于細小及大范圍的位置,據部分使用者反映,中央的凹槽設計提升了手握化妝海綿的方便度。
標示 1:粉撲頂端尖頭的部分可用作涂抺如眼角、鼻翼、嘴角、修飾眉毛的部位。
標示 2:底部圓形位置可用作涂抺大范圍的位置,以按壓的方式上底妝,能提升遮瑕度而不失透薄感。
半圓 S 型粉撲
專業上妝技巧 :
使用干爽或沾濕的粉撲取適量粉底液于手背,使用粉撲 S 形的一面將粉底液輕點于有需要的位置,而粉撲上方的邊緣或下方的尖端涂抹眼周和鼻子等細小部位,想要營造極致零瑕妝感,可使用粉撲 S 形曲線面以點印的方式上妝,重點遮瑕的位置則以輕輕按壓的方式讓底妝更貼服,而自然亮肌裸妝則可使用粉撲另一面以輕推的方式均勻上妝。
水滴形切面底妝蛋
只要掌握了以上各種形狀的技巧,就算演變成這種不規則形化妝海綿,都會大致了解到,上端細節可用作微細的部分,而粉撲中央及下方較闊的范圍就可用來涂抹臉頰、額頭的底妝。
Pony effect Pebble Blender 布丁水滴型底妝蛋
陀螺形化妝海綿
這種粉撲同樣分成尖頭及底部圓形位置,密度細的海綿有助上妝更貼服自然。
標示 1:底部大范圍位置可用作臉頰、下巴、額頭上妝。
標示 2:粉撲的頂部位置用于細范圍,如眼角、鼻翼、嘴角、修飾眉毛的部位。
海綿頭粉底刷
有別于傳統化妝海綿,在化妝刷具上換上海綿頭,形狀跟切面美妝蛋類同,只是縮小了及有手握筆桿,相對提升使用時的便捷度,但由于接觸點較小,所以需要花更多時間完成整個妝容。
標示 1:由于面績較日常美妝小,所以平面至尖頭的位置都適合作微小部分的上妝。
標示 2:頂端粉撲圓孤形的部分,可在完妝時輕輕按壓整臉的底妝完妝。
以品牌星錐耳環為靈感的星錐型化妝粉撲,兩邊都是以尖頭設計,短身的那邊適用于臉頰或下巴等臉部較大面積之處,而長尖的那邊,則適合用于眼周、鼻翼兩側、唇山等較細小的部位作修飾按壓。
Givenchy 星錐干濕兩用化妝粉撲
吸油定妝蛋
除了上妝外,化妝粉撲亦有其他額外的用途,由氣墊海綿制成的蛋形「面油紙」,既可清洗又可重復使用,只要在干爽的狀態下,輕輕按壓粉撲就能吸走臉部多余油脂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