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眾匯富科技股份公司靠譜嗎,他們是怎么看待投資的?
思路決定出路
書至渾然方入境,人至無求品自高。無欲無求終歸 是少了煙火氣,我們還是有所求的,達成所求需要有思路, 思路的背后是思維方式。
有本書叫《思維風暴》,講了人通常用到的 29 種思 維方法,在此,我以我思考股市為例,揀精要的講一講。
一、探索事物的本質。即追本溯源的思維,是一種“元 認知”的能力,俗話說一眼把事情看穿,這種能力來自 哲學思辯功夫和天分。對于從事不確定性較強的工作的 人,這種能力非常重要。
股市本質是博 弈場。
二、結構化思維認識事物全貌。通過解構事物的構 成要素,把闊大、復雜的系統具象化。
影響股市整體運行的五個相對獨立的要素是經濟增 長(GDP),宏觀政策(貨幣、財政)、國際局勢(關 鍵經濟體經濟形勢與地緣軍事動態)、主力行為(社保 基金、公募基金、保險資金、私募基金的動向)、K 線圖(綜 合反映各種信息,因其對市場情緒有較大影響,故也列 為獨立要素)。
也可以以參與者解構,比如,劃分為多空雙方。
三、邏輯思維保證縝密和一致性。任何事物都有其 內在的邏輯線索或數理表達方式,是事物構成要素或關 鍵節點間的勾稽關系。
以五要素解構股市為例,借用一列火車的運行來表
述:經濟增長是發動機。貨幣是動力源,財政是緊急制動。國際 局勢是運行途中的氣候,是強干擾動因素。主力行為是駕乘人員 的管理動作。K 線圖是運行軌跡。
四、“洞察力 + 想象力”穿透未來。解構要素的當下信息是 容易獲取并分析判斷的,難的是關鍵時點的關鍵變化,這個就需 要“洞察力 + 想象力”對關鍵命題進行識別。
在中國經濟的“新常態”時期,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稚弱是 并存的兩大命題。解決傳統產業產能過剩需要“一帶一路”走出去, 相匹配的金融措施是亞投行在相關的經濟區域順利運轉,這需要 人民幣國際化,而人民幣國際化需要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人民幣 匯率市場化需要中國容納資本的池子是相對穩態的,這需要 A 股 的穩定。解決新興產業稚弱需要國家政策支持特別是直接融資支 持,直接融資的主戰場是 A 股。由此,我們可以斷定,建設強大 的資本市場是中國未來經濟轉型的核心樞紐,國家不可能不重視, 重要的是時點和措施。
五、收斂思維控制全局。對事物的本質、構成要素和關鍵命 題的識別,很重要,有助于我們在戰略上把控方向,但要落實到 具體行動上,需要找到突破口,也就是從宏闊的立體的或面上的 感知收斂到線上或某幾個點上。
從 2014 年 7 月啟動的這輪行情,經過暴漲、去杠桿、股災、 救市、救市失敗,現在強調維穩。市場已進入秩序和玩家重構時 期。秩序重構的節點是市場整肅,玩家重構的關鍵節點是“人事” 調整和社保資金入市。結合中國經濟的關鍵命題,最重要的投資 機會依然是改革、并購重組和新興產業。
六、用復雜性思維把握細節和計劃。即把針對突破口的行動 具體到任務和計劃。
以選股為例,需要細致研究標的公司的以下內容: 行業規模、市場增速、行業平均利潤率、公司戰略、商 業模式、競爭優勢、利潤率、業績與利潤增長、資本經 營思路、概念、投資者偏好、市場風向等等。并針對這 些條塊內容抽象出關鍵信號指標用于跟蹤研究,保持對 整個投資計劃的動態調整。
七、用簡單化思維抓住要害。這是把復雜的研究再 次抽象凝練的過程,以便于有的放矢,抓大放小,及時 跟蹤和修正。簡單化可以目標清晰、資源聚焦、行動有 抓手,切實可行。
比如:國企改革類標的可重點關注:政策動態、控 股股東(大集團小公司)、市場競爭性領域。新興產業 個股可重點關注三個方面:確定性的政策引導、核心競 爭優勢、并購 + 創新 + 全球化。并購重組類的可重點關注: ST、軍工、PE 介入市值管理的。
八、用演繹思維進行預判。即進行換位思考,依據 相關信息進行推演。
股市中常見的一種情景:行業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 公司定下了并購重組戰略,向內部人增發,不斷業績預增。 這些跡象通常表明產業資本有做大市值的動力,公司股 價往往會有所表現。如果一個公司的管理層有成熟的資 本運營思路,這種套路是常見的。我們可以據此舉一反三, 挖掘潛在標的,假定自己是大股東,進而推演出可能的 市值管理動作。
九、用歸納思維進行總結。任何思維方式都是有局 限的,最確定的事情就是自己會犯錯。因此,事后要復盤總結得失。 投資是不斷精進的漫長的過程,保持不斷學習和修正是進步的惟一正道。 提到投資,有個人要講一下。高瓴資本成立不過十年左右,
所管理的資產從 3000 萬美金,到現在的 1500 億人民幣規模,其 LP 是美國頂級富族和常青藤大學的校友基金會。自成立至今, 其投資的標的包括百度、騰訊、京東、UBER、滴滴等,年化復 合收益率達到 50% 左右,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高瓴資本創始人叫張磊,人大畢業,去耶魯留學,并師從耶 魯校友基金會的管理人大衛 • 史文森,系統學習了長期價值投資。 畢業后張磊在新興市場投資基金工作過,并擔任過納斯達克中國 區首席代表。
我聽人講過張磊,也讀過關于他的幾篇文章,試著把張的成 功概括如下:扎實的專業功底,明師指點,東西方兼備的教育背 景,深諳中國的投資機會,成功的投資業績,這些要素綜合起來, 使得他成為了西方“老錢”投資中國的代理人。
我研究過張投資的案例,以我看來,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維視 角,他給我這樣一個感覺:站在“上帝”的視角,觀察推動和引 領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變化,并找到那個“人”,然后在關鍵的 時點重倉出手。
他講:THINK BIG,THINK LONG !他確實做到了。
像他這樣具備大時空格局觀并知行合一、渾然天成的人非常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