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眾匯富:不斷創新高,準備調倉
化工行業中有不少股票在創新高,今天簡單看看。
先看看盤面,四個字概況:輪動,舒服。
反彈的主力--成長股暫時歇歇腳,穩增長板塊又能迅速接上,各版塊輪動起來,至少不會有太大的風險,市場的活躍度也會慢慢起來。
穩增長中,之前重點看了建材中的防水,防水屬于消費建材中競爭格局比較好的賽道,無論是基建還是地產發力,最終都會受益。當前唯一的邏輯,恐怕就是油價較高,不過某種程度也算是price in了。接下來如果繼續沖高,短線我會考慮減一些。目前這個大環境,不太適合完全躺平,在熟悉的板塊內做輪動(折騰),效果說不定更好。
另外,有讀者留言中提到了蘇博特,我覺得挺不錯,大家感興趣可以關注,包括我們前幾天剛剛介紹的云圖控股,走的也不錯。
下面說說今天的重點內容:化工。
化工行業也算是今年的熱門行業之一,如果你開年一直拿著中石油,估計會跑贏大多數人。不過這個行業對專業知識要求過多,不太好理解,我們翻了幾篇券商的中期報告,覺得這3個子賽道還可以,分別是原油、煤化工、大煉化,并從中選擇了幾個走勢還不錯的標的,一起來看看。
一、原油
原油作為周期之母,它的大幅波動往往都對應的復雜的國際形勢。在2022年之前,國際原油價格曾分別于2008年2月和2011年1月兩次突破100美元/桶大關,同時在后續的數月或數年內均維持在100元以上的高位水平。其中,前者維持了約7個月,而后者則維持了約3年半的時間,但整體價格振幅明顯小于2008年。
回顧這兩次油價的大幅上漲,除了都曾出現過OPEC對于原油產量的限制,同時,在地緣政治方面也都發生過與產油國相關的地緣沖突。2008年伊朗與以色列發生沖突,2011年利比亞戰爭爆發。而此次原油價格上漲,也疊加了俄烏沖突,與前兩次的背景較為類似。
總的來說,供需偏緊的基本面,給予了油價上漲的基礎支撐,而地緣政治局勢發酵,則提升了原油價格上漲的速度和幅度。
俄羅斯原油產量為1034萬桶/日,占全球總產量的11%;而伊朗雖然有恢復供應的預期,但伊核談判前景不明,產能回歸市場仍需時間,伊朗的產量為256萬桶/日,占全球總產量的2.6%。
另外,去年全球原油巨頭的利潤紛紛創了歷史新高,但國際巨頭們并未由此制定激進的資本開支計劃,2021年五大石油巨頭的上游資本開支甚至下降了4%,開支增長計劃非常謹慎。
上面都是供給端,下面咱們再看需求端。
2021年以來,全球經濟恢復增長,復工復產使原油需求開始恢復。雖然中國疫情反復對全球的需求有所影響,但是原油需求復蘇的總趨勢不變,機構預測今年全球需求平均為9940萬桶/日,比2021年增加180萬桶/日。石油不可替代的化工需求和大量現存燃油車支撐的燃料需求將使2030年以前原油需求偏剛性,全球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在其后20余年將保持在1億桶/日左右。
結合供給端與需求端綜合來看,即使俄烏局勢緩解,油價仍然有著一定的支撐,不少機構預測今年全年的原油均價為90-110美元/桶。
高油價,最直接受益的就是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本質上差不多,過去也給咱們大A留下了很多經典的段子。這里面中海油因為上市沒多久,籌碼結構相對更好,所以可能更值得關注一些。
先看下3家的走勢。
中國海油:上市才一個多月
中石油:最近一年半的周K圖,更能看出大的趨勢:
中石化:同樣是一年半的周K圖,與中石油差不多:
中海油:2021年實現凈利潤703億元,同比增長181.8%,創七年新高。海上油氣資產優良,開采成本長期位于低位,2021年每桶油主要成本僅29.49美元/桶,低于國內其他石油公司且擁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較低的開采成本讓公司在油價位于低位時保持盈利,并將在高油價時代進一步放大公司的盈利空間。
根據規劃,2022年公司資本開支將達到900-1000億元,三年內產量保持6%-7%的增速。
中石油:2021年業績創七年新高,實現營業收入2.61萬億元,同比+35%;實現歸母公司凈利潤922億元,同比+385%。2022年公司計劃資本支出2420億元,同比-4%。
中石化:公司去年的天然氣產量創了歷史新高,同比+11.9%。另外,公司加快向“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在新疆庫車開建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示范項目,是全球最大光伏綠氫生產項目,項目投產后可年產綠氫2萬噸;高質量建成一批煉化供氫中心,已建成加氫站74座、充換電站超1000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點超1000座。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公司的亮點相對更多一些。
二、煤化工
煤化工說簡單點就是以煤炭為資源,生產各種化工品,不同于以石油為原料。因為我國是個“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原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為75%/44%,國情決定了我國發展煤化工行業的必要性。因此,煤炭在我國有兩個重要用途,分別是燃煤發電和現代煤化工。
傳統煤化工產業鏈為“煤—焦炭”、“煤—電石—PVC”、“煤—合成氨—尿素”三條路線,具有典型的“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益。隨著節能環保力度的擴大,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轉型的需求愈發急迫。
現代煤化工包括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氣和煤制乙二醇等,可以有效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其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僅需簡單處理,即可實現高濃度捕集利用,現代煤化工產業正全面推行廢水近零排放技術。
很顯然,油價越高,煤化工就顯得越有性價比,因此也是油價上漲受益的行業。這個賽道我選了3家公司,咱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是華魯恒升、寶豐能源、魯西化工。
華魯恒升:
2021年公司全年實現收入266億元,同比增長10%;歸母凈利潤72.5億元,同比增長303%。22Q1實現營收81億元,同比+62%,環比-3%;實現歸母凈利潤24億元,同比+54%,環比+48%。
2021年11月,公司荊州基地正式奠基并開工,這是個百億投資的大工程,達產后有望增加50億元收入和9.5億元凈利潤。
2021年8月,公司12萬噸/年PBAT可降解塑料項目和8萬噸/年尼龍66高端新材料項目在德州發改委備案。PBAT是應用前景廣闊的可降解塑料,隨著“限塑令”的發布和不可降解塑料淘汰時間表的出臺,可降解塑料將迎來超過400億需求空間;尼龍66作為優秀的工程塑料,將持續受益于汽車輕量化的發展。
技術走勢方面,基本算是高位震蕩態勢,略微有向下的趨勢:
寶豐能源: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3億元,同比增長46%;歸母凈利潤71億元,同比增長53%。2022年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億元,同比+31%,環比-8.3%,實現歸母凈利潤17.5億元,同比+1.0%,環比-0.3%。
公司主要的看點就是綠氫的龍頭,也就是通過煤化工的途徑來制氫。鄂爾多斯擁有近7億噸/年的原煤產量,是中國煤化工增長潛力最大的地方,公司有400萬噸/年煤制烯烴位于鄂爾多斯示范區,未來該項目將十分受益。利潤預測方面,如果項目都順利落地的話,未來3年的復合增長能達到30%左右,對應現在10+的PE,吸引力很不錯。
技術走勢方面,現在基本也是個震蕩的走法:
魯西化工:公司屬于化工平臺型企業,現有產能包括酰胺40萬噸、尼龍640萬噸、甲酸40萬噸、雙氧水40萬噸,多元醇75萬噸等。未來將與魯西集團合并,中國中化將對公司直接進行控股,在中化集團支持下,有望成為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平臺企業。未來3年的平均增速能接近20%,對應當前7倍左右的PE,性價比很不錯,而且走勢也是3家煤化工中最強的,重要均線都是向上的態勢。
三、大煉化
煉化企業的盈利取決于原油與其產品的價差,高油價背景下其實煉化企業的成本是有壓力的。從歷史經驗來看,當原油價格在40--60美元區間,并且略有上行趨勢時,煉化企業的成本區間是最舒服的,而且還是吃到因郵件上行而使得存貨價值增加的小福利。
換句話說,油價也不是越低越好,油價太低,一般都是下行趨勢,一方面存貨貶值,另一方面也說明全球經濟不景氣,大煉化這種提供基礎化工品的自然在需求端也會受到影響。
2021年10月2,國家為了碳達峰,開始嚴控新增煉油和傳統煤化工生產能力,目標是在2025年將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去年我國煉化產能9.1億噸,若目前已確定投產時間的煉化項目全部投產后,我國煉化能力將達到10.75億噸,超過了10億噸以內的目標。因此,淘汰低效落后產能將是我國煉油產能達標的重要方式,行業門檻是在不斷提高的。
大煉化企業另一個看點就是加速布局下游的新材料,特別是新能源材料。之前新能源材料的空間太小,煉化巨頭們看不上,這兩年空間慢慢起來了,利潤率也比較高,吸引了巨頭們的注意。畢竟很多新能源材料,本質上就是大宗化工品,成本是最核心的競爭力。這些煉化巨頭一旦進場,堪稱降維打擊,畢竟他們都是經歷了幾十年的成本與技術的競爭,而且原材料都是自產,無論資金、規模,完全不是那些小的新能源材料生產商可以相提并論的。
整個大煉化板塊,我覺得恒力石化目前還可以看看。
恒力石化:
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980億元,同比+30%,實現歸母凈利潤155億元,同比+15%。
2022年Q1實現營收534億元,同比+0.3%,環比+14.5%;實現歸母凈利潤42.2億元,同比+2.7%,環比+47.8%。
公司已構筑了強大的“大化工”平臺,建設完成了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450萬噸/年芳烴、150萬噸/年全球單體最大乙烯項目,以及5套合計1160萬噸/年的PTA裝置共四大產能集群。
公司同時布局了可降解塑料和鋰電隔膜領域。2022年2月,恒力(大連長興島)聚酯科技產業園一期項目開工,總投資260億元,計劃于2023年建成投產。
公司的“大化工”戰略平臺,為布局下游高端新材料提供了豐富的“化工原料庫”。公司計劃引進濕法鋰電隔膜生產線共12條,年產能16億平方米,2021年12月于蘇州簽訂設備采購協議,預計18個月內交付。
公司布局的可降解塑料和鋰電隔膜,是作為新材料放在康輝新材體內,未來也有可能分拆上市。
技術方面,下跌快要接近尾聲了,接下來要么震蕩,要么上漲。考慮到一是盤子太大,二是油價還在高位,對煉化算不上什么利好,所以震蕩磨底的可能性更大些。
上面就把原油、煤化工、大煉化這3大賽道簡單看完了,僅從技術面來看,原油確實是最好的,畢竟最直接受益于高位的油價,其它板塊還是以震蕩為主,其中魯西化工相對不錯。
最后,祝小朋友們節日快樂,上海終于解封,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文中任何觀點和建議不構成對證券買賣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和眾匯富不對任何投資做出任何形式的擔保或承諾。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