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形成科學有序就醫格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意見》指出,一方面要以強基層為重點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分級診療保障機制。不難看出,“分級診療”這個詞匯出現的頻率很高,它是指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以“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模式,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科學合理就醫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切實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
長期以來,數量最少的三甲醫院往往更受就診人群的青睞,這也讓其承受了所有就診人數過半的占比。這類現象導致了“看病難”的結果,集中體現在我們常說的“三長一短”(指掛號、候診、繳費等待時間較長,醫生看診時間較短),真正的就診時間僅占3%,看病的時間大部分浪費在沒有意義的等待上,這也是國家為何要把分級診療的服務體系建設急需提上日程的原因之一。
笙業科技“熊貓立方藥站”的推出便是從側面幫助解決了上述“看病難”的現象。通過將藥站作為載體,接入線上視頻問診的全新方式,可以快速解決輕型、小型病癥患者的疾病問題,加上“熊貓立方藥站”獨有的24小時的全天服務優勢,更是達到了隨時都能呼叫醫生的程度。
從2019年末疫情發生后,笙業科技在第一時間就免費推出了視頻醫生服務。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前提下,解決了小病不想去醫院、大病想找專家看等傳統問診的問題。并且在醫療設施相對落后的云南、貴州山區,笙業科技還為其捐助了多個熊貓立方藥站以及各類防疫物資。
笙業科技構建“熊貓立方藥站”的初衷便是想建立一個集體檢、互聯網問診、智慧藥站為一體的互聯網醫療服務中心,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做到“醫護關愛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熊貓立方藥站”已布局全國18個省份,超過800個點位,在辦公樓、商場、居民區、學校等日常生活常見區域都能見到其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