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常用的宮頸癌篩查的手段主要有四種: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高危型HPV檢測,陰道鏡檢查,宮頸或頸管活體組織檢查。我們在醫院經常用的是前兩種,所以今天主要介紹一下巴氏實驗和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
先來說第一種巴氏實驗法,誕生于1943年主要操作就是用陰道細胞涂片的方法診斷宮頸癌,病情的分類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巴氏分級法,這是一種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宮頸癌病變的方法。雖然這種發明于上個世紀的方法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例如取材局限性,制作背景模糊等,但因為方便快捷這種方法在我國一些中小型醫院仍然有使用。
上文說到了巴氏分級法,我們采用巴氏實驗法的實驗診斷報告共分為五個等級:一級正常,二級炎癥,但是一般是良性或者有輕微炎癥,三級可疑癌細胞,四級高度可疑癌細胞,五級多亮癌細胞,對于二級以上的巴氏實驗結果都要采用病理切片檢查,來確認是否真的有異常。
二種要講述的方法就是宮頸TCT ,什么叫宮頸TCT學名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是通過細胞刷采集由子宮口脫落的細胞,使用全自動薄層細胞制片機制片,通過比較細胞核的細胞學分類來判斷是否癌變的辦法,與第一種檢測方法相比,TCT有取材廣泛,出圖清晰,便于觀察的有點。TCT是目前國際上商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最值得信賴的一種方法。好了今天的敷伊煥科普就到這里了,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