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我們愈加有了自己的時間
手機存著便利店老板的電話
收藏夾里是最近常點的外賣
偶爾的一些小病小痛
也可以直接通過APP送藥到家
生活更加方便了,身體似乎卻變得懶惰
過勞肥、加班猝死、外賣速食包內幕…
觸目驚心!
健康似乎離我們很近,又很遠
最近,朋友圈被一則短片刷屏了
短片的情節非常巧妙
一幀一幀的畫面
呈現不同年代人們的抉擇與努力
不斷在拉近我們與健康的距離

【請回到60年代】
60年代之前,血吸蟲病肆虐成災
當時病人的狀態:
“肚子像西瓜,脖子像絲瓜,手臂像黃瓜”
生病導致勞動力下降,田園荒廢,顆粒無收
那個時候
我們與健康的距離
顯得那么遙遠

下鄉醫生們靠著手里的“老三件”
一步一個腳印

人們開始不再囚困于“土方法”
健康向我們揮舞著雙手招呼
普及醫療常識,申請設備與藥品
通過鄉村醫生們不斷的辛勤努力
拉近了健康的距離

【請回到80年代】
80年代,中國女排第一次在國際盛會上
嘗到了勝利的喜悅
圍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共享了這份榮耀

在這光輝的80年代
隨著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建設日新月異
仿佛受到了
女排精神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的鼓舞
越來越多有責任心的年輕人
投入了創業的海洋

從店鋪選址到合法經營
從倉儲設施到進藥渠道
一步步探索
憑借藥店人的一腔熱忱和孤勇
克服了創業的艱難險阻

那個時候
我們與健康的距離
是家與藥店的距離
【請來到2020】
我們依然會在深夜崩潰
看著【最早一批90后30歲了】
發出一番唏噓
感嘆人生的艱難
理解愛情不再是生命里的全部
聽著曾經聽不懂的歌
看著曾經看不懂的電影
然后放聲大哭
可是我們也開始學會了成長
學會了面對和解決問題

告別了象牙塔
變成了頂梁柱
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做權衡
焦慮孩子生病與項目之間的重要性

卻也無比感嘆互聯網帶來的便捷
讓我們在焦慮中尋找解決方案

我們與健康的距離越來越近
如果說健康
是需要不斷跨越的灣灣大河
而縮短這段距離的是
一代又一代人的涓滴意愿
從鄉村醫生的步履不停
到藥店人的一腔熱忱
再到如今
醫藥+互聯網對生活方式的顛覆
在這數十年的歷程中
是始終堅持的赤子之心
不知疲倦,打破恐懼
唯有愛與被愛不可辜負
讓健康與我們不再有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