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一瞬間,你覺得自己廢掉了?嘴上說著要努力,然而行動永遠就只有三分鐘熱度;決心早睡早起,玩著玩著就到了凌晨兩點;每次都下定決心要努力,每次都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年前制定一堆計劃,發現都已經快三月份了,什么也沒有做,還躺在床上玩手機。
為什么我們的行動總是跟不上自己的思維呢?下定決心也很難邁出那一步?那些為了新年新面貌改變自己而定下的計劃,真的能夠實現嗎?有人提到過一種小蟲,這種小蟲在爬行時看到東西總是抓過來背著,不停的給自己增負,即便是累死也不會放下。有人可憐它,幫它把背上的東西卸下來,可是小蟲如果能繼續爬行的話,遇到其他東西依舊會繼續給自己增負,知道累死方休。
春節前的大掃除,干凈了還沒有兩三個星期,就已經是恢復到了原樣。吃不完的食物堆滿了冰箱,過期了也不知道;換下來好久的衣服堆在角落里像小山一樣;從家里帶過來的臘肉腌菜,又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吃完。這樣循環往復讓我們常常感到無力,生活什么是可控的?是我們一次次擁有物品,還是物品把我們占有?如果你需要一個開始點,那么新年初始就是最好的時機。
新的一年里,我們可以丟掉那些占有空間的無用的物品,白白消耗我們時光的物品,從這里開始。無論是在物品還是在社交、生活中,當這些是在為自己服務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屬于你。判斷一個物品對自己是否有用的時候,就是對自己深度探究和分析的過程。
這些物品都是在無形中消耗我們的幸福感和行動力,新的一年,我們可以從舍棄這些拖累我們的物品開始,放下所謂的執念,重新踏上新的征程。在舍棄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的認識自己、梳理自己、一步步的超越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一次次的去挑戰去超越它,不斷成長進步后。
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變得更好、更優秀,才知道,曾經放不下的,看不透的,想不明白的,在這一瞬間得到釋懷,以前的那些坑坑繞繞,在不斷的取與舍之中,找到了方向。斷舍離,是一個跟更好的自己相遇的過程。新年伊始,是時候清理自己,讓自己成為駕馭生活的主人了。越清凈,越簡單,也就看的越通透,越長遠。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