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都知道,寶寶的發育是很個性化的事情,我們要順其自然。可常常還是期盼著寶寶早點學會翻身、爬、走路,那有什么技巧呢?
做好這一點:盡可能地讓寶寶早期開始俯趴!
1、認識俯趴
生活中,一些家長在看到剛剛出生的寶寶經常俯趴,很擔心有不好的影響。其實,家長的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寶寶俯趴反而有利于身體的成長發育。
別忘了,人類是脊椎動物,俯趴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只是因為直立行走帶來的脊椎變化,再加上聰明的大腦重量較大,而使得新生兒不能很靈活地轉動小腦袋而已,所以,在寶寶俯趴時,旁邊最好有成人看護。
俯趴對寶寶來說,究竟有哪些好處呢?我們先來看看以下兩個案例。
案例一:球球媽媽反映說,球球發育晚,眼看著寶寶快9個月了,還不會爬,無論怎么引導,寶寶趴著一動不動,心都要操碎了。
案例二:5個月的果果,四肢靈活,愛動愛笑。可是果果俯趴時一抬起頭,兩條小手臂往后伸直,一雙小腿高高翹起,就像一只小飛機。剛開始媽媽還覺得挺好玩的,可是后來問題漸漸呈現了:果果經常緊張地翹起手腳,小腿還緊張得硬邦邦的,俯趴時小手不能撐在胸前,很快就累的整個身子都軟下來了。
為什么球球和果果會出現這些反應呢?
這都是趴的太晚了!太少了!
2、小寶寶最好的運動就是趴
寶寶俯趴好處多多:
促進成長。俯趴能夠讓寶寶練習抬頭、轉頭,鍛煉寶寶的頸部、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和力量,而且有利于全身肌肉協調性的發展,使寶寶更快地學會翻身、爬。促進頸椎和脊椎發育,讓寶寶擁有楊洋那樣的完美身姿。
有利于塑造完美頭型。如果寶寶整天躺著,后腦勺就會慢慢變得扁扁的、平平的,趴著可以防止寶寶頭形后部過扁和部分偏頭,讓寶寶的頭形看起來更完美。
鍛煉體能。俯趴還能夠讓寶寶得到運動的機會,鍛煉寶寶的體能,運動后也更容易入睡。
提升感知。和整天躺著的寶寶相比,趴著會讓孩子從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視角來看時間,有利于寶寶更好地探索周圍的世 界。
緩解吐奶(進食20分鐘內不宜趴)。
適當的腹壓有利于內臟器官發育。
抑制原始反射,減少趴成小飛機。
特別提醒:俯趴對寶寶有這么多的好處,前提條件是:你的寶寶趴對了!
3、這才是正確的俯趴姿勢
寶寶俯趴時,小手應該放在胸口以支撐寶寶的頭和胸部;
寶寶俯趴時,小手攥著的,請盡量幫寶寶把手掌打開;
寶寶俯趴時,小腳要著地,“飛機腳”不利于后面的爬行和行走;
3個月后寶寶俯趴時,小腿不能與大腿呈直角蜷曲;
3個月時寶寶的上肢要能撐起整個上身;
提醒媽媽們:0-6個月是寶寶的黃金俯趴期!6個月以后也盡可能不要錯過任何可以讓寶寶俯趴的機會!
4、俯趴的常見問題
Q1:什么時候開始俯趴?
A: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和嬰幼兒發展專 家建議媽媽:從寶寶離開產道的那一刻就可以開始俯趴了!
Q2:寶寶趴多了,會不會對脖子不好?
A:讓寶寶從1秒開始趴起,根據寶寶肌肉和關節的發展,俯趴時間會有增加。別一下子讓寶寶趴到很累很累。累哭了,寶寶下次可能就不愛趴了。
Q3:寶寶趴著,不會很累嗎?
A:如果媽媽自己趴的時候感覺累,那可能是你在嬰幼兒時期趴的還不夠。有些寶寶非 常享受抬起頭來看世 界的角度。
Q4:每次可以趴多長時間呢?
A:放低你的期望值,讓寶寶從1秒鐘開始。
有些寶寶剛開始只能趴1-2秒,慢慢來,一般在3個月的時候寶寶可以趴著玩10分鐘以上。
Q5:每天可以趴多少次呢?
A:寶寶會爬行以前,只要醒著(進食20分鐘內禁趴)就讓他/她趴著吧!準備好玩的玩具,媽媽在旁邊守護著。
5、讓寶寶愛上俯趴
01趴在媽媽的胸前
試想下有哪個寶寶不喜歡看到媽媽的臉、聽著媽媽唱歌、感受媽媽的心跳,寶寶出生后就可以趴在媽媽的胸前,慢慢地把腦袋抬起來了。
02趴著照鏡子
當寶寶趴在墊子上時,家長在寶寶的面前放置面小鏡子,會大幅度提高俯趴的樂趣,你會發現寶寶喜歡俯趴了。
03趴在糖果枕/浴巾上
如果寶寶經常因為把臉撲在墊子上而哭鬧,媽媽可以把糖果枕橫放在寶寶腋下,這樣寶寶累了頭低下時不會因為無法呼吸或啥也看不到而著急。
媽媽還可以拿一些有趣的物品逗寶寶抬頭,寶寶累了就讓他趴在糖果枕上休息兩分鐘,然后再鼓勵寶寶繼續俯趴。(糖果枕不要太大、太高,如浴巾疊成三四層即可)
04飛機抱
很多寶寶不喜歡趴是因為視角的問題,飛機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俯趴。這樣的姿勢可以滿足寶寶的視覺刺 激需求。